您所在的位置:晋江网 > 晋江经验

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晋江实践

2024-05-27 09:49:54 来源:晋江经济报
晋江从“全链”着眼、从“新处”着手,通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增强发展新动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政企携手书写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新实践。


△安踏982创动空间。

       中国晋江网讯(记者 柯国笠 董严军) 可以随时调整鞋底刚性的安踏“人工骨骼”科技,仅有两个鸡蛋重的361°专业级超轻碳板跑鞋,内搭“皮肤衣”技术的卡尔美世界杯足球鞋……连日来,多家国内外媒体记者走进晋江民营企业参访,被晋江企业在科技研发、智能化等领域取得的成绩所震撼。

       如今的产业之城晋江,从“全链”着眼、从“新处”着手,已在悄然间跃升。通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增强发展新动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晋江政企携手书写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新实践。

企业求变:科技创造“好片”

       重量仅99克的“氢”跑鞋,比一包薯片还要轻,被中国航天员“上天”种草;承重超过1吨的“吨位鞋”,成为“军神”吕小军的心头好,火到国外……在安踏,一双鞋能轻能重。轻与重之间是上百次的研发、创新。

       “一双鞋也能像芯片一样有很多‘黑科技’。”安踏集团运动科技实验室相关负责人郑志艺说。作为行业首家实验室,安踏集团运动科技实验室诞生了超过2500个专利。“我们把一双鞋当成一个科技产品去做,近十年投入超过60亿元推动研发创新。”

       “近年来,安踏从产品研发、设计,到生产过程管理和运营维护等,通过数智化生产系统和智能化改造,已经实现了全价值链的串联,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既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也很好地开拓了国际市场。”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说。

       不只是鞋片,在薯片、面包片上,盼盼也带来了全球领先的新技术。

       在盼盼食品“5G+”智慧工厂,巨大的生产车间却见不到几个工人。在全自动生产线上,投料、成型、醒发、烘烤、降温、包装……借助机器人、5G技术和智能化生产技术、系统,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一条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3万个软面包。

       “生产各个环节可管可控,订单交付及时率提升15%,生产协同效率提升35%。”盼盼食品总裁蔡金钗说,工厂已经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为食品行业的5G全连接工厂建设树立了全国标杆。

       在恒安集团,从纸浆到纸巾制成品,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水循环系统,实现污水“零排放”。在“一张纸”上,恒安集团起草了纸品、卫生巾及纸尿裤等产品10个国家级标准,累计申请专利超506项,是国内生活用纸相关领域的“专利大户”。

       新技术的应用,在天守集团也随处可见。得益于对细分领域的聚焦和创新投入,天守集团超纤、皮革、纺织面料等产品“百花齐放”。2023年,天守集团营收增长23%,其中超纤、合成革、汽车革、植绒项目全年总销售量增长56%。

       无论是鞋片、纸片,还是薯片、布片,以“晋江经验”为引领的晋江实体产业,在科技创新中创造出更多“好片”。

平台催变:产学研向未来

       “好片”的诞生不只在车间,更在研发室、孵化地。

       晋工机械的实验室紧连车间,也链接着10公里外的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

       在该中心,晋工机械的相关技术需求得到了满足。“我们在和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的合作中受益很多。”晋工机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特别是在装备智能化、电动化、无人化等方面,依托该中心的科研团队,实现了技术、产品、市场的多重突破。

       产学研用一体,加速新技术落地。晋工机械推出的智能纯电动装载机等新能源系列产品,实现运行零排放,单机一年可减碳51吨,受到客户的欢迎,“每下线一台就拉走一台,基本没有库存。”上述负责人表示。

       兴翼机械也从中受益。依托该中心,兴翼成功研发出新能源地坪机,实现了弯道超车。不久前,世界地坪论坛落地晋江,世界各地行业企业齐聚晋江,对兴翼的新产品、新技术赞不绝口。

       在晋江市创新创业创造园,更多的技术孵化与产业落地正在发生。

       “我们与向兴、盼盼已经在洽谈一些项目和技术。”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陈雪林告诉记者,目前,研究院聚焦纺织科技、创新食品科技、微电子等领域,接轨晋江产业发展的未来。

       在三创园石墨烯研究院,泉州市星达鞋服材料有限公司与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联合创办了实验室。在这里,决定专业运动鞋关键性能的超轻碳板成功实现产业化。

       “格林卡碳纤维是我们实验室的成果,可谓‘三年磨一剑’。”泉州市星达鞋服材料有限公司总裁庄刚松说。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罗圭纳告诉记者,研究院提供专业技术和人才主导研发,星达推动产业化生产落地,“我们将石墨烯技术融入碳板,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耐折度和弹性,同时降低了重量,适应当前专业碳板跑鞋、篮球鞋的轻量化需求。”

       截至目前,晋江已有十多家“国字号”科研平台,实现主导产业高水平科研平台全覆盖,基本形成“一产业一平台”协同创新格局。

       以技术、人才为催化剂,在产业土壤中,在各大平台上,晋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实体正结出更多新果、硕果,打造材料到产品、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新型产业链条。

政府促变:创新充分涌动

       在晋江,企业求变、平台催变、创新技术加速迭代的背后,是政府这双“手”在推动。

       全力当好“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晋江围绕“企业、平台、人才”三大创新主体,构建机制、搭建展会平台,打造创新综合体,让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龙头企业率先创新突围,部分中型企业大胆尝试,更多的小企业虽然有科技创新的意愿,但普遍面临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等困难。

       对此,晋江于2021年底设立了县域科创委,将科技、产业、人才、资本等一体发展事项纳入议事调度,持续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创新链、资本链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支持民营经济科技创新的发展生态。

       今年以来,科技的春风再次在晋江这片创业热土上席卷。

       4月初,晋江举办全国首个县域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洽谈会。110家高校院所、252家展商、36家投资机构,同台集中展示超1000项前沿科技创新成果。高新技术、高校科研、高层次人才齐聚,晋江再次吹响了以科技创新为主旋律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角。

       5月,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再临晋江,机器人技术落地转化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三方合作协议正式签约。今后,中国自动化学会、晋江市人民政府、泉州市科学技术局将围绕机器人技术展开深入合作对接,共同打造泉州晋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创新高地和竞争优势。

       “如果不是政府牵线,我们不可能对接到这么多专家、教授,帮我们开药方、作指导。”福建博璋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文辉告诉记者,在科洽会、鞋(体)博会、机器人大赛上,企业在相关部门的对接下,也抓住机会与全国各地的院校专家建立联系。“这些专家在机器人、自动化领域都有很多经验和技术。他们还现场看了我们的生产设备,提出一些意见、建议,对我们未来发展很有帮助。”

       无论是产业链协同创新还是科洽会、世界机器人大赛、鞋(体)博会,在晋江,政府“有形的手”,积极拥抱着更多的科创资源、创新要素,赋能实体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近三年,晋江累计促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超1000项、金额超12亿元,极大助力了晋江产业创新转型。

       为了扩大企业引才、引智的渠道,晋江还创造性地打造“人才飞地”,设立湾区“创意创新创造中心”和晋江(武汉)离岸创新中心,同时成立人才科创基金,构建“基金+飞地”创新要素导入机制,为晋江产业科技创新升级注入动能。

       在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实践中,更多的创新要素在此汇聚,晋江正放眼未来、奔涌入海。


责任编辑: